當前位置:首頁 >  科技 >  IT業(yè)界 >  正文

巴特羅之家百年隱秘重現(xiàn):后立面復原高迪原貌

 2025-06-26 09:44  來源: 互聯(lián)網  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

  阿里云優(yōu)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

位于巴塞羅那核心地段、享有“現(xiàn)代主義殿堂”之譽的巴特羅之家,今日正式向全球發(fā)布其后立面與私家庭院修復成果。這項歷時一年、耗資350萬歐元的重大修復工程,不僅復原了高迪于1906年為巴特羅家族所設計的獨特后立面結構,更首次完整呈現(xiàn)了私家庭院的原始風貌。這一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無疑為世界建筑史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一次跨越百年的文化復興

巴特羅之家作為高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,其前立面的夢幻色彩與波浪形曲線早已成為巴塞羅那的城市名片。然而,這座建筑的后立面與私家庭院,卻因歷史更迭與時間侵蝕,一直被世人忽視甚至誤解。

自1915年以來,后立面的原始色彩逐漸消退,庭院中的重要元素如廊架與花壇也相繼消失。雖然20世紀中期與末期曾進行過有限的修繕,但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復原,直到今天才得以實現(xiàn)。

本次修復工程由巴特羅之家主導,聯(lián)合建筑師、歷史學家與本地鐵藝、陶瓷、木工、玻璃等領域的工匠大師,經過長達數月的詳盡考證與現(xiàn)場剖析,最終揭開隱藏于百年時光之下的高迪原貌。

“此次修復工程不僅是對建筑的物理修復,更是一場對高迪設計思想的深入考古。”——本次修復項目首席建筑師 Xavier Villanueva 如此總結。

科學與工藝并舉,細節(jié)重現(xiàn)高迪初心

修復團隊采用了最先進的科技手段,包括三維激光掃描、攝影測量、分層涂料剖析(分層色彩分析)等技術,對后立面與庭院進行了嚴密測繪與材料研究。

在后立面,工匠們對灰泥、玻璃與陶瓷拼貼(trencadís)進行了全面修復,陽臺上的鐵藝欄桿、木制窗框與陽臺門亦得以復原,原有的馬賽克地面鋪裝被重新制作,整體結構也得到了有效加固。

在私家庭院,修復團隊成功重建了歷史上已消失的元素,包括通風天井旁的花壇,以及庭院中央那座高迪設計的石楠廊架,其形態(tài)呈優(yōu)雅的拋物線。地面鋪裝采用了超過8.5萬塊諾利亞(Nolla)馬賽克瓷磚,全部按照高迪時代的傳統(tǒng)工藝手工鑲嵌,力求原汁原味。

“在實驗室的分層分析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被后期油漆覆蓋的原始色彩,當時團隊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如今的修復成果與高迪當年的設計如同攝影底片與照片之間的關系,完美重現(xiàn)了他的用色邏輯。” Villanueva 表示。

修復過程中,團隊還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一處螺旋形磚鐵混合支撐結構,這一拱形陽臺支撐系統(tǒng)此前從未被學界完整認知,被認為是高迪建筑技術上的一次革命性嘗試。

“我們不僅復原了色彩與結構,更重新理解了高迪如何通過形體、材質與空間的微妙關系,賦予建筑以生命力。” Villanueva 補充道。

家族傳承,跨越三十年的守護之路

巴特羅之家的修復與保護并非偶然,而是延續(xù)至今的一項家族使命。1993年,巴特羅之家被加泰羅尼亞著名企業(yè)家、Chupa Chups 棒棒糖創(chuàng)始人恩里克·伯納特(Enric Bernat)購入,并由其女兒 Nina Bernat 全面接管。正是 Nina 于1990年代率先啟動了首輪系統(tǒng)性保護工作,為巴特羅之家在2005年成功入選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今日,巴特羅之家已由 Nina 的兒子、現(xiàn)任首席執(zhí)行官 Gary Gautier 繼續(xù)領導,家族對文化遺產的熱愛與投入一脈相承。

“從最初的家族決定到今天的修復成果,這一路走來,我們始終懷抱一顆敬畏之心。巴特羅之家不僅是建筑,它承載的是高迪留給世界的藝術遺產。” Nina Bernat 表示。

在 Gary Gautier 的帶領下,巴特羅之家近年來持續(xù)加大保護投入。自2019年以來,機構已累計投入超過2500萬歐元用于各項修復工程,包括主立面、貴族樓層灰泥、大堂與多處原始裝飾的復原。接下來,修復重點將轉向曾為巴特羅家族后代居所的第三層樓,修復預算達到100萬歐元。

讓世界看見修復的全過程

作為世界遺產的管理者,巴特羅之家深知公眾參與與文化傳播的重要性。因此,整個修復過程通過高清影音全程記錄,并以多媒體展覽、社交媒體短視頻及現(xiàn)場講解的形式,向全球觀眾開放。

未來,巴特羅之家還將推出一部關于此次修復工程的專題紀錄片,全面回顧從前期考古到工藝復原的全過程,旨在將這一文化遺產修復項目以生動、易懂的方式呈現(xiàn)給更多公眾。

不僅如此,巴特羅之家還通過持續(xù)推出沉浸式體驗、光影秀及互動式展覽,讓游客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高迪建筑語言的魅力。

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與社會責任的全球典范

作為一座世界級文化地標,巴特羅之家不僅關注建筑修復,更積極踐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自2019年起,巴特羅之家已連續(xù)獲得生物圈可持續(xù)認證,全面對接聯(lián)合國2030年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議程。

在社會責任方面,巴特羅之家尤為關注神經多樣性人群的職業(yè)融入,是全球首個擁有超過百名神經多樣性員工(包括自閉癥、動作協(xié)調障礙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)的世界遺產機構。通過與 Specialisterne 組織合作,巴特羅之家為這群特殊群體提供了廣泛的就業(yè)機會,也成為全球文化機構在社會包容領域的重要典范。

持續(xù)增長的文化力量

2024年,巴特羅之家全年接待游客達到1,908,070人,較2023年增長21%。全年營收超過6500萬歐元,凈利潤高達3400萬歐元,游客來源日益國際化。

值得關注的是,亞洲市場增長尤為迅猛。中國游客人數同比增長99%,韓國增長75%,日本增長68%,充分顯示了巴特羅之家在全球范圍內的強大吸引力。

全年最大的資金投入,便是此次后立面與庭院修復工程,以及即將啟動的第三層修復,總計450萬歐元。此外,巴特羅之家還持續(xù)投入73.5萬歐元用于文化傳播及節(jié)慶項目,包括圣誕特別活動、年度光影投影秀、圣喬治節(jié)慶典及社會公益照明工程。

通過這項規(guī)模龐大的文化投資與開放式傳播策略,巴特羅之家不僅成為西班牙最具活力的文化遺產地之一,更是全球博物館界的創(chuàng)新典范。
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
相關標簽
巴特羅之家

相關文章

熱門排行

信息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