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創(chuàng)業(yè)頭條
  2. 前沿領域
  3. AI智能
  4. 正文

AIoT爆發(fā)在即,聆思科技“芯片+算法”深度耦合路線有何價值?

 2024-03-01 15:17  來源:A5專欄 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

  阿里云優(yōu)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

在日趨成熟的AI技術助力下,物聯網(IoT)領域已開始顯現爆發(fā)勢能。

具體而言,IoT的經典架構包含了感知層、傳輸層、應用層等,涉及到對物理世界大量信息的收集和處理,過去受制于算法算力問題,難以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高效處理,現在借助于AI算法,才終于實現了從數據感知到數據認知的飛躍。

在AI加持之下,IoT也升級躍遷為AIoT,相關市場規(guī)模逐步打開。IDC數據顯示,2021年全球AIoT市場規(guī)模超5萬億元,同比增長11%,預計2026年將超過10萬億元,2021-2026年復合增長率達13%。

不過,現階段AIoT行業(yè)碎片化痛點仍然突出,滲透率還有待提升,根據Euromoniter、CIC、BCG等研究機構數據,當前全球物聯網行業(yè)整體滲透率平均僅為4%-5%。

這一背景下,“芯片+算法”深度耦合路線引起市場關注,一些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也借此崛起。比如聆思科技,天眼查顯示,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,堅持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與自主芯片設計強耦合,來輸出垂類場景解決方案,截至目前已完成四輪融資。

而結合AIoT行業(yè)現狀來看,聆思科技走到臺前究竟反映了怎樣的市場需求?大模型時代,這類企業(yè)又將如何發(fā)揮其價值?

AIoT產業(yè)鏈視角下,軟硬強耦合模式有何價值?

就行業(yè)特質而言,AIoT注重萬物智聯,這決定了其要面對的市場需求紛繁復雜、應用場景碎片化特征顯著,而這種碎片化反映在產品品類、技術平臺多樣化,連接協議、安全協議不統一,芯片與操作系統高度分散化等方面,相應要求產業(yè)鏈上下游加強協同。

不過,由于產業(yè)鏈較長,面對特定場景需求,當前AIoT行業(yè)中的芯片廠商、算法提供商、方案提供商等主體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協同。

具體而言,芯片是AIoT產業(yè)的核心,可保證終端產品的高性能、高能效比,尤其是SoC(系統級)芯片集成了CPU、GPU、NPU、存儲器、基帶、ISP、DSP、WIFI、藍牙等模塊,是實現設備智能化的關鍵;算法有應用領域廣、種類多樣化、演進速度快等特點,對芯片架構設計提出較高要求。

而兩者的不協同就主要體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更多是通用型芯片,但由于物聯網應用場景、設備、功能的多樣性,通用型芯片很難滿足算法公司的個性化需求,這種情況下,鑒于采購的芯片已然固化,一些算法公司會對算法模型進行裁剪來適應硬件條件。

這一方案下,算法公司或將產生較大的時間和資金投入,而且難免造成算力浪費、模型裁剪過多、芯片成本偏高等問題,進而也影響了AIoT設備智能化發(fā)展。

當然,目前也有不少算法公司開始自研芯片,不過考慮到算法和芯片研發(fā)的規(guī)律截然不同,相關企業(yè)若此前并未經驗積累,而是從零出發(fā)招兵買馬,一定程度上也面臨風險。

這一背景下,為了響應市場需求,軟硬強耦合方案應運而生。所謂軟硬強耦合,即獨立芯片設計公司基于算法與場景需求,打造具備定制化屬性的人工智能端側芯片,為行業(yè)提供更優(yōu)、更快、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。

對此,聆思科技曾做過相關解釋:“從AI芯片到loT芯片到解決方案再到研測產制平臺,一攬子打包交付給客戶,才能把一個設備從不智能升級為智能。”

據聆思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,在同等面積下,公司研發(fā)的定制化芯片,算力大約比傳統通用芯片高5-10倍,可支持多個AI算法的并發(fā)運行。同時,聆思科技提供與芯片配套的全流程工具鏈,覆蓋產品研發(fā)設計到落地的全周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考慮到技術門檻,同時推進AIoT的兩大主線——芯片和算法,并非易事。而聆思科技能夠實現軟硬強耦合,與其對行業(yè)的深度洞察及研發(fā)積淀密切相關。

據悉,由于認識到企業(yè)客戶落地AIoT之艱難——需要與AI公司、芯片公司、方案提供商多方交涉,其中不僅溝通成本極高,而且種種不兼容、不匹配難以避免,聆思科技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即搭建了完整的芯片團隊和算法團隊,這在業(yè)內較為少見。

而依托人才優(yōu)勢,其也逐步構建起面向AIoT全領域的芯片矩陣;在算法方面,已經具備數百種端云結合的豐富算法(從語音、視覺、OCR、降噪,到離線自由說、分布式喚醒、Smart TTS、方言、聲紋等)。

憑借解決方案的易用性及性價比優(yōu)勢,聆思科技的業(yè)績規(guī)模也持續(xù)擴大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,聆思科技的年銷售額已經破億。

這也更進一步印證了AIoT產業(yè)中芯片與算法強耦合路徑的必要性和正確性。而在云端大模型已獲得革命性突破的當下,AIoT行業(yè)有望迎來一輪新的面貌革新,聆思科技等企業(yè)仍是重要的推進力量。

大模型驅動,AIoT萬物智聯的時代真正到來

據了解,AIoT時代,90%信息輸入依靠語言,80%信息輸出依靠視覺。如今,在語言、視覺、交互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的大模型賦能AIoT的想象空間,既寬廣又誘人。

具體而言,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展現出了非常優(yōu)秀的自然語言交互能力,聆思科技此前就做過相關總結:ChatGPT的智能涌現表現在海量信息參數化全量記憶、任意任務的對話式理解、復雜邏輯思維鏈推理、多角色多風格長文本生成、即時交互修正能力支持進化、程序代碼自動生成、輸入圖像的語義層理解這七個方面。

而近段時間OpenAI發(fā)布的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,在語言理解能力等方面再上臺階,并不斷往物理世界模擬進化,可以說這場AI技術主導的科技盛宴“全程高能”。

再試想如果能夠將大模型的能力融入AIoT產品打造中,無疑將帶來終端使用體驗質的提升,比如在智能家居場景中,設備不再僅針對固定的有限口令進行反應,而是具備與人類對話互動等高度智能化能力,這種情況下,專業(yè)智慧管家等角色或能真正具象化。

而物聯網領域海量的數據,也可以為大模型的應用提供充足的“養(yǎng)料”。根據機構預測,到2025年,全球每分鐘將有超過15萬臺物聯網設備連接入網,預計物聯網設備生成的數據量將達到73.1ZB,占到全球數據總量的44%。

基于此,目前也已經有廠商正在推進相關愿景實現。比如,智能安防領域,宇視科技推出具備CV(計算機視覺)、NLP(自然語言處理)、MM(多模態(tài))等多項能力的“梧桐”大模型。

聚焦智能家居場景,聆思科技也已經開發(fā)新一代多模態(tài)人機交互方案,基于大模型,結合虛擬人、Smart TTS技術,打造生成式虛擬AI管家,以實現智慧家庭人機交互。

不過,相關企業(yè)在推進大模型應用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一方面,大模型的應用門檻較高,動輒百億甚至千億參數規(guī)模,需要AIoT芯片具備更強大的算力支持。

另一方面,考慮到物聯網數據具備多模態(tài)、異構性等特征,要想使大模型落地AIoT場景并充分發(fā)揮作用(如對現實中瞬息萬變的狀況第一時間完成信息采集并做出反應),還需將其與系統深度耦合,以實現對物聯網感知數據的使用以及對相關設備的控制、調度。

正如特斯聯CTO華先勝曾指出的,大模型本身是AIoT的擴充,類似具有強大理解能力的“大腦”,若通過系統連接AIoT設備來給它配上“眼睛”“鼻子”“耳朵”“手”“腳”,其將具備多元的感知、分析、決策和控制能力,從而實現更強的智能。

因此,可以看到,去年10月,聆思科技推出了“芯云戰(zhàn)略計劃”,該計劃融合了芯片層、算法層以及云端平臺層,其中,芯片層解決算力問題,算法層解決AI效果問題,云端平臺層解決大模型的接入問題。

考慮到當前AI技術大幅提升等因素,有專家預測,2024年將是AloT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分水嶺。這一形勢下,隨著聆思科技等廠商不斷促進產業(yè)上下游協同、加強系統化運作,萬物智聯時代有望真正到來。

作者:堅白

來源:松果財經
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
相關標簽
物聯網

相關文章

  • 樓宇數智化運營管理,物聯網可以做什么?

    隨著樓宇、辦公行業(yè)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興起,“智慧樓宇”的概念也被頻繁提起。那么智慧樓宇,究竟是什么樣的呢?今天,小星就從樓宇數智化運營管理的角度,跟大家聊聊智慧樓宇中人數統計分析與人體存在感知的意義。眾所周知,人數統計分析關乎大樓的安全管理、資源優(yōu)化、服務改善和緊急響應等環(huán)節(jié)與事項。星縱物聯人數統計分

    標簽:
    物聯網
  • IOTE2024國際物聯網展·上海站邀請函

    IOTE2024國際物聯網展·上海站,始于2009年。專注于物聯網產業(yè)上下游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展示,完整從底層芯片、傳感器、通信模組,到物聯網平臺、行業(yè)應用、服務等,涉及的產品鏈全、應用領域廣。聚焦于服裝ERP、物流倉儲、資產管理、智慧水務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四表、智慧管廊、智慧消防、智慧醫(yī)療、智能家居

    標簽:
    物聯網
  • AO史密斯開放式智能物聯系統AI-LiNK讓智能電器不再"孤軍奮戰(zhàn)"

    隨著冬季的到來,病毒的肆虐與不良的室外環(huán)境,讓人們更多地選擇留在家中,而室內環(huán)境的營造更是直接影響到每個家人的健康。前些日子,我曾受邀到一些朋友家做客,這些家庭無一例外地充斥著各種“智能電器”——新風空調、分子凈水機、高效油煙機……看上去似乎是為了室內環(huán)境的舒適健康“武裝到了牙齒”,但實際上卻因為“

    標簽:
    物聯網
  • 第五屆中國(濰坊)智能物聯網大會盛大召開

    10月31日,第五屆中國(濰坊)智能物聯網大會在富華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。本次大會以“智聯萬物·慧見未來”為主題,由中國工業(yè)經濟聯合會、山東省大數據局、山東省工業(yè)和信息化廳、濰坊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,濰坊市大數據局、濰坊市工業(yè)和信息化局、濰坊市投資合作促進局、奎文區(qū)人民政府、寒亭區(qū)人民政府共同承辦。十

    標簽:
    物聯網
  • 喜報!小匠物聯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省工業(yè)設計企業(yè)!

    小匠物聯×省工業(yè)設計企業(yè)2023年9月25日,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3年度省級工業(yè)設計中心擬認定名單。喜報傳來,小匠物聯成功通過認定,榮獲2023年度浙江省省工業(yè)設計企業(yè)稱號。小匠物聯獲權威肯定浙江省人民政府此次開展省級工業(yè)設計中心認定工作旨在加快浙江省工業(yè)設計產業(yè)發(fā)展,引導更多的企業(yè)重視

    標簽:
    物聯網
  • 百川智能高管集體跑路!王小川的醫(yī)療AI還能贏嗎?

    “AI大模型六小虎”百川智能危機重重。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創(chuàng)辦的AI公司。昨天就爆出新聞,百川智能的聯合創(chuàng)始人離職,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。接下的成敗非常關鍵:(1)拿下河北(2)學習科大訊飛百川智能離職高端概覽:(1)2025年7月10日,百川智能技術聯合創(chuàng)始人謝劍將離職。他是百川只能的

  • 百度智能云PaddleOCR 3.1正式發(fā)布:關鍵能力支持MCP

    百度AI團隊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.1版本,以突破性的多語言組合識別(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,MCP)技術為核心,徹底重構復雜文檔處理邊界。此次升級標志著OCR領域首次實現對同一文檔內任意混合語言文本的精準識別,為全球化企業(yè)、跨境業(yè)務及多元文化場

    標簽:
    ai智能
    ai技術
  • 宇樹科技加速沖刺科創(chuàng)板IPO,人形機器人龍頭估值飆至120億元

    “宇樹已形成硬件、算法、場景聯動的業(yè)務飛輪,自研率超95%的技術壁壘讓其成為全球機器人賽道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?!笔壮藤Y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資時如是評價。7月7日,據每日經濟新聞從宇樹科技投資方處獲悉,國內人形機器人領軍企業(yè)宇樹科技(UnitreeRobotics)已明確計劃于科創(chuàng)板IPO,預計

    標簽:
    宇樹科技
  • OpenAI推出GPT-5:AI大統一時代的到來?

    推理與多模態(tài)的終極融合,將徹底終結用戶在不同模型間切換的煩惱。7月7日,OpenAI正式確認將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-5。這一突破性產品將整合現有的多個強大模型,特別是融合專注推理能力的“O系列”與具備多模態(tài)功能的“GPT系列”,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統一體驗。OpenAI開發(fā)者體驗負

    標簽:
    chatgpt

編輯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