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 >  營銷 >  營銷策劃 >  正文

MarTech觀察系列之八|MarTech未來之路

 2020-08-04 17:04  來源: A5企業(yè)專欄  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

  阿里云優(yōu)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

MarTech是一個新鮮事物,眾說紛紜,難以定義。打算寫一個系列文章《擁抱MarTech:時至而勿疑》,來說說我眼中的MarTech,希望拋磚引玉,引發(fā)行業(yè)更多的思考。這是MarTech觀察系列第八篇。

你能看到多遠的未來,取決于你能回望多長的過去。擁有歷史觀,才能把握技術的周期,捕捉時代的脈動。時至而勿疑,當MarTech時代到來,要毫不猶豫地撲上去,擁抱它。

從傳統(tǒng)到數字,是從It到Bit,跨越了空間和時間,從Bit到Internet,形成了溝通與互動,數據記錄,可以交互,把營銷的內容生產、內容傳播、內容消費全部線上化,數據化,從而實現自動化,智能化,實現智慧營銷。

MarTech蓬勃發(fā)展的根本驅動力,在于技術提升這個過程的效率,提高了性價比,最大化滿足用戶,最小化交易成本、最小化生產成本。具體表現在:技術加速了信息的傳遞方式;營銷從線下(It)-線上(Bit),空間時間轉移,從硬性試錯走向了軟性試錯,極大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效率。從單向傳播走向雙向傳播,促進交易成本降低。由于一切皆可數據化,通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,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和個性化生產,提升用戶體驗。

8.1 MarTech工具互聯(lián)

當今中國MarTech還在發(fā)展早期,各個工具還在應用普及當中,尚未形成工具互聯(lián)?,F在的軟件工具是離散的不連通的,第二步可以變成聯(lián)通的,相關性上下游的SaaS工具相互內嵌,通過API等技術手段,實現賬號、內容和數據互通。例如易企秀就有開放平臺,對接多家平臺和大企業(yè),將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嵌入到其他企業(yè)服務SaaS軟件中,實現創(chuàng)意工具和創(chuàng)意資源的共享。

一個品牌的營銷部門將自己用營銷技術棧全副武裝,包括DSP(需求方廣告交易平臺)、CDP(消費者數據平臺)、CCP(內容創(chuàng)意平臺)、CMS(內容管理平臺)、CRM(客戶關系管理平臺)等,到那個時候,CMS+創(chuàng)意工具平臺集中生產并管理營銷物料,可以從DSP進行媒介采買,CDP去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交互,通過CRM管理客戶關系,經營私域流量。而這些原先割裂的營銷軟件系統(tǒng),在云平臺進行了集成并交付,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。

對于中小型企業(yè)而言,在應用MarTech開展營銷時,不用一開始就貪大求全,可以參照敏捷營銷宣言的主要原則,循序漸進。MarTech將技術研發(fā)的敏捷性概念引入,也是進一步降低了試錯的成本和周期。

敏捷營銷其主要原則是:

ü 以顧客為中心的協(xié)作,而不是「孤島」和「層級」

ü 適應和迭代,而不是爆炸性的廣告活動

ü 有一套流程來尋找客戶,而不是靜態(tài)預測

ü 靈活,而不是死板的計劃

ü 響應變革,而不是跟隨計劃

ü 多次小規(guī)模試驗,而不是豪賭

MarTech的效果并不在于工具功能的強大,而在于廣告主是否有復雜數據,復雜內容,復雜應用場景需要通過專業(yè)工具去連接,營銷活動是否可以長期標準化。最重要的,是完善的左腦右腦協(xié)同體系,右腦創(chuàng)意負責思索場景,左腦技術人負責實現執(zhí)行。

8.2 MarTech集成化趨勢

當更多的大中型企業(yè)需要全鏈路數字營銷平臺時,就需要更全工具的集成。這時候就要大平臺牽頭,例如騰訊云、阿里云等,從IaaS和PaaS層支持,調用統(tǒng)一賬號、數據、組織架構關系,集成上下游工具,形成可交付的整套全鏈路的數字營銷中臺解決方案。Martech將從一個個分裂的軟件發(fā)展成為一個圍繞某一軟件的生態(tài)體系。

Martech的大部分預算將來自頭部廣告主,他們的投資是有過程的,比如沒有數據中臺,對于營銷自動化就沒有剛性需求??深A見的Martech發(fā)展步驟會是這樣的:

2018-2020年,已經看到大量廣告主在投資DMP,CDP,CEM,Data Lake等各種形式的數據中臺,廣告主需要先有數據,才能開始展開Martech的整體建設。

2019年-2021年,廣告主擁有數據后,需要對數據進行分析才能用,因此數據分析類工具,例如人工智能,知識圖譜將是熱點。

2020-2022年,在擁有數據能力后,廣告主需要拿數據去驅動精準營銷,營銷自動化,Adserving將是這階段的重點。

2021-2023年,廣告主在投資了很多Martech工具后,需要更好的整合,這時候廣告主構建自己的營銷技術矩陣(MarTech Stack),減少工具的供應商數量是重中之重,現在國外的頭部廣告主大都處于這個階段。例如Adobe的成功并非因為單點軟件的強大,而是有更完整的矩陣。
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
相關標簽
營銷技術

相關文章

熱門排行

信息推薦